《戲夢巴黎》是法國導演路易斯·布努埃爾的一部電影作品。這部電影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的爭議,因為它大膽地展現(xiàn)了性愛和政治的主題。影片通過一個富有的家庭的孿生姐弟和一位美國留學生之間的復雜關(guān)系,探討了愛情、欲望和政治之間的糾葛。影片中充滿了象征主義的手法,以及對社會現(xiàn)實的諷刺和批評。它以其獨特的風格和深刻的主題,成為了法國新浪潮電影的代表作之一?!稇驂舭屠琛繁徽J為是一部具有藝術(shù)性和思想性的電影,對電影史產(chǎn)生了重要的影響。
這篇影評可能有劇透
列農(nóng)死后沒幾天,布拉格的年輕人曾在廣場辟出一塊“列農(nóng)和平墻”,上面最動人的一句口號就是:You may say I m a dreamer, but I’m not the only one.
搖滾樂和電影拯救著人們的意識,也迎接著那個不安分的年代?!秹粝爰摇氛且徊肯蛘群陀又戮吹碾娪?。
這部電影是意大利導演貝納多·貝托魯奇2003年的作品,或許你對這個名字感到陌生,但是你一定不會陌生那部讓陳沖揚名立萬的《末代皇帝》。可以這么說,貝托魯奇的每一部電影都是一部史詩。《末代皇帝》如此,《夢想家》亦然。
之所以說《夢想家》是部史詩,是因為它如此真實而殘酷的重現(xiàn)了1968年。二十世紀的六十年代是個充滿了英雄主義色彩的年代,太多的年輕人在這段時期被寫進了歷史。馬修是個在法國留學的美國學生,在一次抗議政府解雇法國實驗電影的先鋒導演亨利·郎路瓦的示威中馬修邂逅美麗的伊莎貝爾和她的孿生弟弟提奧。出于對電影的近乎偏執(zhí)的熱愛,這對雙生兒很快接納了馬修。馬修愛上了美麗而另類的伊莎貝爾,卻痛苦的發(fā)現(xiàn)了伊莎貝爾和弟弟提奧的不倫之戀。很快,轟轟烈烈的學運席卷巴黎,馬修發(fā)現(xiàn)了這對看似堅忍蠻橫的雙生兒脆弱善良的精神世界。伊莎貝爾和提奧只是一個無辜、自由、偏執(zhí)、柔弱、充溢著理想主義和英雄主義的大腦的兩個表現(xiàn)形態(tài)而已,他們拒絕長大,拒絕任何人介入他們的世界。電影沒有結(jié)局,提奧拉著伊莎貝爾的手義無反顧的沖入暴動的人群,馬修寂寥而恍然若失的臉消融在暗紅色的火焰之中。
這是一部有關(guān)電影和搖滾樂的電影。如果那些以喋喋不休永不厭倦之勢出現(xiàn)的經(jīng)典片段讓你昏昏欲睡,只能說明你不是一個地道的電影發(fā)燒友。2003年,貝托魯奇向法國新浪潮敬了別致的一禮。當三位主人公橫穿盧浮宮的鏡頭和戈達爾《法外之徒》兩男一女狂奔的片段不斷拼貼重現(xiàn)的時候,現(xiàn)實和虛幻也在以蒙太奇的手法交織變幻,夢想家和局外者的身份更迭反復,這不禁讓人對空間的概念產(chǎn)生懷疑,這樣的空間還有意義么?
貝托魯奇試圖把觀眾引到這樣一條路上——你必須在刀刃上行走,否則你就有越界的危險,或是完全的真實,或是完全的夢幻,這兩者都遠比行于刃上要痛苦而可怕?;蛟S這樣的比喻足以說明伊莎貝爾和提奧以及所有像他們一樣熱血涌動卻一無所有的年輕人,他們在那個年代不幸與悲哀。
很不幸,在這部電影里搖滾樂再一次扮演了口號的角色。伊莎貝爾提出橫穿盧浮宮的命令時回蕩的Janis Joplin粗糲的歌聲;貫穿電影始終的grateful dead和Jimi Hendrix的經(jīng)典曲目;關(guān)于Clapton和Hendrix誰更牛X的爭論,這一切都讓我們感受到了搖滾樂看似堅硬的外殼。然而在Janis Joplin煽動的嘶吼中,窗外的暴力在升級,窗內(nèi)的夢想家在做自戀的性游戲;Hendrix的歌聲響徹越南戰(zhàn)場,卻無力終結(jié)血腥的殺戮,也無法蒸發(fā)聲稱反戰(zhàn)的中產(chǎn)階級杯中的紅酒。搖滾樂,現(xiàn)代藝術(shù),甚至哲學思辨,只有在夢想家的世界里才擁有尖銳鋒利的鋒刃,而暴露在窗外那個真實野蠻的世界,它就失掉了堅硬冰冷的偽裝,恢復了作為口號的屬性。夢想被現(xiàn)實氧化,搖滾樂亦然。
這是一部有關(guān)反抗的電影。上世紀六十年代發(fā)生了太多事情,越南戰(zhàn)爭,法國學運,性解放,搖滾樂,波普文化,薩特的存在主義,這些都不可置疑的重組著人們的思想,吹襲著本就風雨飄搖的審美觀與道德意識。伊莎貝爾和提奧的爸爸是個保守的詩人,他認為姐弟倆的示威是無用功,這只是跳出這個世界靜觀其變的幼稚得可愛的孩子的游戲。提奧指責父親拒絕在反越戰(zhàn)的請愿書上簽字,父親說:“A poem is a petition. Poet only sign poem.”提奧說了整部電影中我最喜歡的一句話:“Poem is a petition and petition is a poem, those are the most famous lines you ever wrote.”
提奧和伊莎貝爾反抗的不僅是父母,不平等,暴力,殺戮,他反抗的是現(xiàn)實社會中的一切,包括他們自己。甚至伊莎貝爾對馬修的愛情也是一種反抗,對自己的反抗,對自己深愛的弟弟提奧的反抗。伊莎貝爾有一個散發(fā)著油畫典雅色味的房間,像個整天洋溢著棒棒糖味道的糖果小屋。這個糖果小屋是個禁區(qū),它是一個秘密。這個秘密只屬于小女孩伊莎貝爾。伊莎貝爾試圖在這個秘密中通過與馬修的性愛摧毀提奧對自己的統(tǒng)治,而當她聽到提奧與其他女人做愛的聲音時,糖果小屋融化了。
這反抗中同樣包含著歐洲文化對美國文化的反抗。美國的廉價文化和平民藝術(shù)像一枚擲向歐洲文明的重磅炸彈,歐洲自文藝復興以來一直輝煌的藝術(shù)在這種商業(yè)文化的沖擊下顯得單薄了許多。新藝術(shù)對歐洲傳統(tǒng)藝術(shù)的同化是無知無覺的,就像提奧房間里那幅德拉克洛瓦的名作“自由指引人民”,象征自由的女人已被貼上馬麗蓮·夢露的臉。于是電影中就出現(xiàn)了馬修和提奧關(guān)于卓別林和基頓誰更偉大的爭論。與其說這是有關(guān)兩位電影巨人的爭論,不如說這是美國文化和歐洲文化的齟齬。但遺憾的是,導演似乎忽略了這樣一個事實:電影中的人物通篇一口流利的英語,那個詩人父親甚至隱隱流露出濃重的美國口音……事實上在法國,人們或許會用世界上任何一種語言交談,唯獨不是英語——在對大不列顛語言的抵制上,每一個法國人都是不折不扣的偏執(zhí)狂。還記得《猜火車》里面幾個小朋克的無奈么:蘇格蘭沒有自己的文化。對于一個民族而言,這種丟失是最可怕的。
這是一部有關(guān)年輕的電影。每個年輕人都是夢想家。提奧對毛澤東的無限崇拜,對反戰(zhàn)的強烈呼聲,對政府解雇郎路瓦的滿腔憤怒,對父親明哲保身的不屑一顧,對警察暴力鎮(zhèn)壓揮出的憤怒的拳頭,這些都因為提奧年輕。時間賦予了年輕人憤怒、發(fā)泄、自由和幻想的特權(quán)。然而現(xiàn)實逼迫提奧和伊莎貝爾長大,面對一廂情愿的停留在童稚時代的夢想,他們唯有躲進他們自己的世界。馬修不是夢想家,他是個對現(xiàn)實世界充滿無限眷戀的人。馬修的不幸在于被年輕拖進了這對雙生兒的夢想王國,馬修是個行走于刀鋒之上的年輕人。至于提奧和伊莎貝爾,很難說他們是幸或不幸。幸,因為年輕;不幸,亦因為年輕。
如果說這部電影有什么缺陷的話,那唯一的缺陷就是它承載的東西太多了。這是一部試圖說明很多問題的電影:自由,解放,脆弱,不切實際的幻想和無休無止的對藝術(shù)的探求;唯獨,不是性愛。就像所有表象之下永遠有人們無法觸摸到的本質(zhì),我有必要撥開那些露骨的性愛畫面和完美的處女胴體尋找真相。因為年輕,三個主人公可以赤身裸體的啜飲昂貴的紅酒,熱烈的討論電影,藝術(shù),哲學;因為年輕,他們允許并享受三人之間糾纏不清的有違倫理的性愛;也因為年輕,他們沒有意識到這個夢想王國的脆弱和不堪一擊。當面對提奧對毛澤東理論的無限敬仰時,馬修讓提奧看看窗外。窗外有人在戰(zhàn)死,而我們卻在喝酒,做愛,討論毛澤東。我不能忘記提奧的目光,那是一種被刺探到靈魂深處最羞于人知的秘密時流露出的乞求和憤怒的目光,那是一種表示知道馬修是對的的目光。不知道為什么,看到電影中那個停留在提奧近乎扭曲的臉上的特寫時,我的心莫名的被揪了一下,很疼。
難道我們不是夢想家么?難道我們能逃脫那籠罩提奧和伊莎貝爾的絕望與悲哀么?
每個年代都有屬于它的夢想家。王小波曾說過,似水流年里有兩種選擇:當傻X或者亡命之徒。很多人本意是做亡命之徒,結(jié)果做成了傻X。在我們父輩的革命年代里,不少人立志要解救天下三分之二的受苦人,越境去當游擊隊。可這三分之二的受苦人,你知道他們是誰嗎?你知道他們受的什么苦嗎?你什么都不知道就為他們而死,你不覺得有些矯情嗎?是時王小波已經(jīng)走出那個激情如火的夢想年代,他站在局外帶著哲人的智慧寫下了上面這些句子。在我看來,不論是做了傻X還是做了亡命之徒,他們都是幸福的。80后一代也有他們的夢想家。只是這夢想更加多元化,更加不可琢磨。幸運的是,在反日游行中有憤怒的年輕的嗓子;在捍衛(wèi)主權(quán)的隊列中有忠誠的年輕的臉龐;在試圖喚醒人們自由意識的詩章中有飛揚的年輕的文字;在搖滾舞臺上有呼喚平等的熾熱的年輕的汗水。Everyone is not an extra.一個時代擁有太多像提奧和伊莎貝爾這樣毫不猶豫的沖進戰(zhàn)火的年輕夢想家,于他們自己而言,或許是不幸的。然而他們的存在于這個時代而言,卻是大幸。是選擇做客觀分析一切爭端與矛盾的冷靜主義者,還是做盡管赤手空拳卻豪情萬丈的夢想家,至少我是堅定不移的選擇了后者。
如此喜歡《夢想家》,因為它是一部有關(guān)我們每一個人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