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影評可能有劇透
奧斯特倫德這部2011年的《兒戲》要是在這兩年拍出來的話,必定會在歐洲引起更強烈的爭議和共鳴,因為這部影片不留情面地揭示了當今白左主流社會的包容價值觀與所謂的政治正確帶來的一系列社會弊病。這表面上看來只是一個青少年霸凌犯罪案件的冷靜展示,實則這故事掩蓋著歐洲一直面對的移民與種族問題,放到當下來看無疑就是最令人頭疼的難民問題。
前半部分黑人小孩實施搶劫白人小孩手機財物的整個過程顯得近乎荒謬,連傻子都能看出搶劫團伙的目的,白人小孩卻乖乖聽話束手就擒,多次逃生機會眼看白白浪費,恐怕不僅僅患上了“斯德哥爾摩綜合癥”這么簡單。更讓我驚訝的是,整個欺凌過程都遭遇不少路人的見證,卻少有主動挺身而出的,也許以為他們是孩子在鬧著玩?這似乎也能說明影片名字的來歷。從這一層面來說,情節(jié)越往后面越發(fā)透出“游戲”的意味來,比如白人小孩被罰做俯臥撐,以及兩幫小孩比賽誰跑得快就拿走戰(zhàn)利品。
這些匪夷所思的細節(jié)讓我不禁聯(lián)想到奧地利電影大師哈內(nèi)克臭名昭著的《趣味游戲》,同樣是講述受害者無力反抗施暴者的故事。盡管這部《兒戲》沒有強烈的驚悚血腥場面,卻能在精神上給觀眾營造出較為壓抑與虐心的滋味。這種觀感與看《趣味游戲》時絲毫不差,比如看到白人小孩在公車上躲過一劫之后卻又被劫持回去,就跟看到《趣味游戲》里丈夫擊斃施暴者后卻被歹徒以倒帶的方式回放時的沮喪如出一轍。
我肯定奧斯特倫德并非在探討電視暴力的影響,卻有意透過這種既荒誕又合理的方式去反映出歐洲一直所面對的移民與種族問題。無獨有偶,哈內(nèi)克的《巴黎浮世繪》也探討過相同的主題,而這位瑞典導(dǎo)演無疑將這個炙手可熱的主題用更風格化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讓人看得心驚膽戰(zhàn)。
貫徹全片的固定機位長鏡頭最能體現(xiàn)他的作者風格,永遠讓觀眾在遠遠觀察著劇中人物,似乎沒有什么特寫鏡頭,仿佛看的是監(jiān)控錄像。兩群小孩在商場購買球鞋的那場,攝影機像監(jiān)控攝像頭在水平來回擺動,巧妙地取代了剪輯,卻令(人物)聲音作為一種敘事手段驚人地構(gòu)建出豐富的畫外空間。另外好幾場在公車上的固定長鏡頭更是冷酷地記錄下施暴者的囂張氣焰、受害者的恐懼無助與旁人的冷漠無情。
相比之下,后面成年白人為孩子報仇去搶奪黑人小孩(未能看出是否前面的施暴者)的過程卻顯得意味深長。首先黑人小孩表現(xiàn)出強烈反抗,否認手機是他們偷來的,然后整個報復(fù)過程都遭到旁人的指責。成年人欺負小孩似乎讓人看不過眼這很正常,然而導(dǎo)演似乎有意讓觀眾看到同樣情形,卻因前后發(fā)生在不同的種族/人群身上而引發(fā)進一步思考。
這自然就引出了歐洲主流的包容價值觀與政治正確問題:誰都想爭圣母,卻沒人懂得如何解決“圣母病”帶來的棘手問題。當下歐洲穆斯林與難民人數(shù)與日俱增,不少觸目驚心的社會問題此起彼伏,比如法國海灘穆斯林女子的布基尼事件,德國新年期間爆發(fā)的敘利亞難民的性騷擾事件等等。要最大程度讓移民與其他種族融入到社會才能有效解決各類社會問題,而一味的“包容”似乎只能滋生出更多問題,懶惰與貧窮不會消失,環(huán)境與治安愈加惡化,只能“縱容”更多難民和穆斯林為所欲為。也許用片中黑人團伙首領(lǐng)對白人小孩的對白能讓人看清癥結(jié)所在:那都是你(們)自找的,不要怪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