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年代》是一部電視劇,故事發(fā)生在1948年的春天。劇中主要講述了鞍鋼解放后,尚鐵龍和楊壽山帶領團隊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技術競賽。在競爭過程中,加代對尚鐵龍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因為一系列誤會,尚的妻子麥草意外地嫁給了楊壽山,導致兩家人之間產生了矛盾和尷尬。加代向麥草求助,希望她能幫忙向尚鐵龍表白,但最終因為加代的日本身份而終止了這段姻緣。尚鐵龍的女兒尚子金虎和楊壽山的女兒小門兒是青梅竹馬,盡管兩家人之間存在恩怨,但他們決定一起前往北大荒支援邊疆建設。在困難時期,魏得牛以尚鐵龍的精神鼓舞著年輕一代,最終帶領全團度過了最艱難的歲月。
2008年的《闖關東》,2009年的《北風那個吹》,2011年的《鋼鐵年代》……近年來,高滿堂的戲頻頻開年。
先說《闖關東》,在首播創(chuàng)下高收視與好口碑之后,2008年一整年,各地熒屏上滾動播出著朱開山一家的“創(chuàng)業(yè)紀錄片”,“闖關東”也從流落歷史角落而一躍成為年度最火詞匯。高滿堂有著作為優(yōu)秀編劇的創(chuàng)意與責任心——他是想把闖關東這百年歷史進行獨立分段,全都送上熒屏精彩表現(xiàn),于是《闖關東》的結尾,朱開山一家在東北淪陷后,又坐著馬車走上了漫長的回家之路,算是可供人遐想的開放式結尾。此后,《闖關東中篇》雖然導演與演員班底全換,但依然是精彩的故事,也依然是過硬的質量,只可惜趕上了央視“拒絕續(xù)集”的禁令,被一個“二”擋在了最好的播出平臺之外。然而上演之后,《闖關東中篇》卻依舊成為熱門話題,被各路劇評人士津津樂道,爭品個中滋味。第一部從留辮子的清末講到東北淪陷的1931年;第二部接著從抗戰(zhàn)前夕講到解放戰(zhàn)爭勝利;接下來的故事該何去何從?高滿堂答應過要把這故事從過去講到現(xiàn)在,那么新中國建立后又如何“闖關東”?
《鋼鐵年代》就成了最佳答案。盡管從名字來看,這故事沒有緊跟著叫“闖關東第三篇”,但無論從時代還是從主題來講,這部劇都是承擔第三篇“歷史重任”與精髓的一部劇集,更不用說在導演制作班底上的驚喜“回歸”?;仡櫋蛾J關東》,盡管老朱家上下兩代都在表述范圍內,但朱開山卻是全劇唯一的“巨頭”,主線鮮明地撐起整部劇;《闖關東中篇》里,宋家三姐弟兵分三路的講述方法在沒有特別壓場的大人物提綱挈領的情況下,顯得節(jié)奏清晰明快,故事脈絡分割巧妙;而到了《鋼鐵年代》,陳寶國、馮遠征兩位戲骨“各據(jù)一方”,一個是有些匪氣的蠻力派尚鐵龍;另一個是頗符合儒雅定義的楊壽山,從解放戰(zhàn)爭的敵對硝煙中走出,走進了勢均力敵、互相競爭的二十年鞍鋼建設生涯。全劇主線不再集中于一位絕對主角的身上,也不再分散成多股線索,而是以角力相斗爭相平衡的“雙頭”模式——每一部都表現(xiàn)著“闖關東”的勇敢與艱辛,又在每一部中都不落俗套、采取新穎的表現(xiàn)手法,這也是高滿堂最讓人佩服的能力。
如果說朱開山一家闖關東是生活所迫、宋家三姐妹闖關東是國仇家恨,那么山東漢子尚鐵龍在解放戰(zhàn)爭結束后服從命令,義無反顧邁向東北,加入鞍鋼工業(yè)建設;原山東國軍守將楊壽山起義投誠,也服從調配走向鞍鋼,為的都是將個人理想寄托在國家理想之上。一個剛剛成立的新中國,想要從數(shù)百年來的貧苦積弱走向繁冗富強,必然要靠經濟建設;而打響經濟建設這第一炮,自然是鋼鐵基礎的牢固。他們不約而同走向這個東北老區(qū)在新中國建立后最有代表性的行業(yè),揮灑智慧與汗水創(chuàng)造建國初期的工業(yè)神話。尚鐵龍代表的是鞍鋼的實干家們,他們知識水平并不算高,卻拼勁十足,相信只要下決心苦干沒有玩不成的目標;而楊壽山則是另外一部分人——他們類似天生的研究者與管理者,在腦中時刻演算著“更快更強”的公式,為鞍鋼帶來極差式的前進。
尚鐵龍與楊壽山的對立在某種程度上是兩種處世方式的對立,尚鐵龍率性灑脫,有時卻固執(zhí)死硬;而楊壽山聰明低調,有時卻別扭窩囊。有趣的是他們的兩人的各種比試——煉鋼比武,搶支援建設的知識分子……盡管總是處在你爭我搶的境地,最終的結果卻都是在雙方的暫時和好與妥協(xié)中獲得“雙贏”。充滿“草根”味的尚鐵龍與頗有“精英”感的楊壽山的合作,直至今天看來,都是很現(xiàn)實的話題——然而當代職場關系中,雙方卻顯然會位于高地不同的兩種地位;在五六十年代的特殊環(huán)境之下,他們卻能夠更平等互利地對話、競爭與合作?!朵撹F年代》在這個特殊的年代所架構起的,其實不僅僅是尚鐵龍與楊壽山的“歡喜冤家”式復雜情感,它把視角集中在鞍鋼工人們所集中居住的大院,主要筆觸側重尚、楊二人之外,其余筆墨也不吝塑造大院中其他工人、知識分子與外援技師的情感歷程。對孤身一人的尚鐵龍從不滿、同情再到萌生愛意的日本女技師加代,好不容易與尚鐵龍能夠走到一起,卻趕上了回國的政策,在尚鐵龍的好意勸說下只能舍愛離開,選擇親情;而支援建設的天南海北知青之間,因為年輕而洋溢的熱情,如不離不棄的愛與支持,不計出身的表白和守護;甚至尚鐵龍與楊壽山結成兒女親家的源頭——金虎和小門兒之間青梅竹馬又經歷種種磨難的愛情,隨處都可見讓人感動、倍覺溫暖的片段。
可以想見,《鋼鐵年代》依然是一部承上啟下之作——故事線索在1967年文革前落下帷幕,勢必又是高滿堂一個狡黠的伏筆。接下來的“闖關東”故事會聚焦什么樣的純爺們兒、聚焦東北大地上的哪一個人群,觀眾還不得而知。但是相信鐵骨錚錚、經歷傳奇的硬漢與胸懷寬闊的堅韌婦女依然會出現(xiàn)在他的故事里。尚鐵龍與楊壽山卻把這個時代過渡得很好,兩個脫身于戰(zhàn)火的人,拾起工具,從戰(zhàn)場走向車間,換另一種方式,卻不變保家衛(wèi)國的信念,這種“闖”比老朱家和老宋家,也并不遜色;而《鋼鐵年代》里更有著前兩部所不能及的群像性,誠然難能可貴。
最后則留給導演孔笙的手法。在孔笙的戲中,從來看不到厚重的個人風格,以及匠氣太重的運作手法。一切都是不著痕跡地悄然進行,這或許是與他敦實謙遜的個性相關。且不提更早的作品;近年來無論是大熱的《闖關東》還是口碑極好的《生死線》,他都把最大的光環(huán)留給塑造角色的演員,讓他們自行撐起一部戲,而他的作用經常隱藏在監(jiān)視器后,并不時時點撥教導。在這樣的戲中,觀眾很容易從第一秒開始就進入故事情節(jié),主動地擔任觀察者與判斷者,而不是被動地接受一個視角固定的定論。誠然,兩者之間哪個更好,無法一言以蔽之;但看《鋼鐵年代》自然流暢的手法,不得不說,有著讓人舒服的樸實之感。這篇影評有劇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