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爾克》是一部關于美國同性戀政治家哈維·米爾克的傳記電影。電影講述了米爾克在20世紀70年代的舊金山的生活和政治活動。米爾克是一位事業(yè)有成的商人,但他一直感到自己的性取向被社會所排斥。在與年輕男子斯科特·史密斯的戀情中,米爾克開始接受自己的同性戀身份,并決定投身政治,為同性戀權益爭取平等和公正。他競選舊金山市監(jiān)察員,并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公開同性戀當選官員。然而,米爾克的政治事業(yè)并不順利,他遭到了保守勢力的反對和攻擊。最終,米爾克在1978年被一名前市長暗殺。這部電影以真實的故事和精彩的演技展現了米爾克的勇氣和奉獻精神,同時也揭示了同性戀權益爭取的艱辛歷程。
哈維.米爾克(Harvey Milk)是美國時代雜志評選出的20世紀百大英雄人物之一,他是美國(也是全世界)第一位公開以同性戀身份從政的政治家。哈維親手締造了美國舊金山的卡斯特羅同性戀區(qū),推動了七十年代的同性戀民權運動,他年僅48歲,在職位上被刺殺,身中五槍,震驚全國。
我搬來舊金山已經兩年多,住在游人如織的海邊小意大利,平日里并不常去同性戀們的大本營卡斯特羅街,身邊親朋也少有同性戀人士。若不是為了舊金山這段傳奇色彩的歷史,為了Gus Van Sant這位我非常喜愛的導演,對政治家哈維.米爾克,并沒有多大的興趣。盡管知道是以冷靜客觀著稱的Gus Van Sant作品,對這樣的人物傳記片還是有所擔心的——擔心角度偏頗,哈維.米爾克被塑造成高大全的勇士形象,政客一面被刻意忽略;擔心這個人物臉譜化,過分宣揚他的死亡犧牲,過分煽情而失了歷史的份量跟力度;擔心劇情僵硬,走激勵——成功——悲劇的套路,只面向同性戀人士,失去大眾基礎。
11月26日,在哈維.米爾克遇刺30周年之際,《米爾克》在舊金山獨立“地標”影院提前點映。購票的隊伍排成長龍,基本三小時前便全部售罄。我提前一個多鐘頭排在隊伍中間等待進場,坐在影院地上,努力的想從剛散場出來的觀眾臉上看出些端倪,未果——這大概是好兆頭,起碼影片沒有刻意賺人眼淚。
西恩.潘的出場對于并不很熟悉哈維.米爾克的我其實并無特別的震撼效果——之前聽過一些拍攝花絮的描述,很多哈維.米爾克的舊識看到化好妝的西恩都幾乎情緒崩潰,以為哈維還魂。但西恩的表演確實一下子就抓住,甚至打動了我,就在影片開始不久表現哈維于紐約地鐵站邂逅后來的情人斯科特.史密斯的當口。西恩的表演有一種柔軟和幽默在里面,近景鏡頭的角度也取得好,大多是側面,目光的焦點集中在西恩笑起來后眼角與嘴角的紋路之上,這樣略微女性化的笑意傳達出一種私密的親切感,從一開始,Gus Van Sant要刻畫與表現的哈維,就是這樣一種帶有幽默感的個人化的形象,這倒也暗合了后來哈維競選舊金山立法院下院議員的口號:哈維.米爾克對抗政治機器。
片中哈維的政治生涯和個人生活與他多次收到暗殺威脅后錄制暗殺遺言的片段交錯出現,通過遺言中哈維對自己一生的回顧與政治理念的剖析作為線索,來串聯(lián)起他生活中的重大事件。我最喜歡Gus Van Sant與劇本作者達斯汀.蘭斯.布萊克點出哈維發(fā)生思想轉變的小細節(jié),比如哈維從簡單的街區(qū)社團活動中意識到團結抗爭的力量,對斯科特講述自己對政治運動的看法,還有他在加州立法院下院競選失敗后,對手艾格諾斯教給哈維至關重要的一點——除了告訴選民你反對對抗什么之外,你所支持的究竟又是什么?除了電影拍攝的這些片段,一些珍貴的歷史資料鏡頭也交織其中,通過平實又順暢的剪輯,行云流水般的穿插,既與影片既定的敘事節(jié)奏相融合,又營造出一種七十年代嬉皮風格的懷舊感觸,著實精彩。
Gus Van Sant這位個人風格強烈的導演,在這部傳記電影中幾乎完全藏匿到了鏡頭后面,影片以敘事為主,展現個人情緒為輔,Gus標記性的長鏡頭故而鳳毛麟角,僅在表現哈維競選班子各自反應的一個環(huán)繞鏡頭中鮮露端倪,讓人淺嘗《迷幻公園》或者《大象》的熟稔風采。他的冷靜與克制讓影片保持了難能可貴的中立地位,讓哈維形象的塑造真實客觀可信。
除了鏡頭語言的冷靜與沉著,劇本作者達斯汀.蘭斯.布萊克對刻畫視角的選擇對增強哈維的可信度也功不可沒。哈維.米爾克除了樂觀開朗充滿激情,善于演說鼓動群眾之外,還是一位天才的政治家,他作為政客的精明,甚至無情,在影片中都得到了相當篇幅的展現。他不僅身體力行參加卡斯特羅區(qū)同性戀民眾游行,帶領并確保游行不演變?yōu)楸﹣y;他也很會使用政治手腕,當選為舊金山市政管理委員會委員后,讓自己的同僚借助一次即將發(fā)生的暴亂,先一定程度上煽動群眾的情緒,然后自己作為中間調解人的身份在媒體的聚光燈中出場緩解政府與民眾的矛盾。他雖然在根本原則問題上立場堅定毫不退縮,但在處理與舊金山管理委員會委員丹.懷特的關系上卻從狡猾的政治交易開始——影片對政治策略上的進退,競選設計上的考量表述都很詳盡,并沒有刻意回避哈維政客的一面。
盡管身為政客,哈維.米爾克依然擁有震懾心魄的人格魅力——這一點我想要再次歸功于達斯汀.蘭斯.布萊克的視角與西恩無懈可擊的表演。哈維在一次一次的競選挫敗后從不氣餒,這位草根出身“不知哪里冒出來”的民間政治活動家的著眼點不是單純的“贏”或個人權益,他全部身心的實踐著他所信仰的“憲法面前人人平等”的信念,他認為同性戀人士不能僅僅依靠自由派人士自上而下的施舍,而要勇敢 “出柜”,自下而上的斗爭,相互扶持,壯大自己的聲勢,對一切歧視與不平等宣戰(zhàn)。盡管他的許多行為都離不開政治策略的影響與對媒體注意力的爭取,但草根出身的他確實在任職期間切實為市民做出了實事。在對抗1978年的加州第六號提案過程中,他一意孤行要深入加州最為保守的橘子縣與六號提案的支持者,州長競選人約翰.布萊格斯進行公開電視辯論;面對可能的失敗,他沮喪焦慮,卻依然心存希望——“我們必須給人們希望,希望更美好的人間,希望更美好的明天”。在終于獲選舊金山管理委員會委員后,他告訴自己的同性戀幕僚,不要在意別人的眼光,“該穿最緊身的牛仔褲就穿”,西恩刻畫此時的哈維笑容像孩子一樣純真,眼睛里有故意惡作劇的調皮可愛;在聽完一場自己最喜歡的歌劇表演后,暗夜里哈維給舊愛斯科特打電話訴說衷情,目光中真情流露,淚光閃爍,又動人之極。
這樣的哈維.米爾克,是一位非常立體真實的人物,他首先是一位富有激情樂觀開朗的普通人,其次才是一位不知疲倦的政治家,二者層次分明又相互滲透。影片的成功離不開導演Gus Van Sant一貫客觀冷靜的導演風格,但考慮到他本人也是同性戀,要說電影不表現他個人的政治傾向也是不現實的。電影多次展現的同性戀游行鏡頭,還有展示哈維.米爾克在得知終于戰(zhàn)勝加州六號提案后激動喜悅表情的細節(jié),都顯示出導演幕后對哈維.米爾克以及他領導的舊金山同性戀平權運動的尊重與支持。但影片最令人欣慰的一點,是非常淡薄的說教意味,我想,這大概是源于主創(chuàng)人員對哈維.米爾克強烈人格魅力的信心與他所表達的“為人間締造希望”理念的信仰。除此之外,電影并沒有僅僅停留在同性戀民權運動之上,哈維的經歷,他所帶來的啟示幾乎適用于任何少數族裔或利益團體——權利不靠施舍,平等不分寡眾。
電影在表現哈維領導民權運動對抗加州六號提案時只側重了他們不眠不休的策劃、努力,并沒有給出為何能近乎“奇跡”般打敗保守中堅勢力的原因。這不得不讓人聯(lián)想到加州最近剛通過的2008年第八號提案,取消同性戀人士婚姻的法律效益。確實,傳記電影《米爾克》并不是鼓動同性戀人士再次團結起來的宣傳片,也不能為具體的民權運動提供切實的細節(jié)參考;它最為重大的意義,便是真實又客觀的展現了同性戀人權斗士哈維.米爾克的從政經歷,他的信仰,他的斗爭,他的希望。
是的,希望,三十年并未間斷的希望。我想起11月4日加州八號提案投票那天,我在舊金山城里濱海路上看到一位八號提案反對者,舉著小小的“反對八號提案”的牌子孤獨的站在路邊,沉默而又執(zhí)著的面對著大海跟過往的車輛,料峭海風里一動不動。我開車過去,從反光鏡里不住的看他的背影,一瞬間眼眶突然就濕潤了,一個人能夠為了自己的信仰孤獨的奮斗著,不計較別人的眼光,也不管最后是不是終于有所回報,這世界上理想主義的火苗,就是這樣一個人又一個人的傳遞下去啊,不氣餒,不放棄,摔倒了,爬起來再戰(zhàn)。
我想,這便是希望的全部意義吧。
《電影世界》2009年一月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