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西游記》是一部集動作、奇幻、冒險和古裝于一身的電視劇。該劇采用了好萊塢式的特效制作,成功地呈現(xiàn)了老版《西游記》所未能完成的效果。制片人馬中駿透露,該劇投入了超過一億的資金,其中大部分用于特技制作。為了讓觀眾們感受到國產(chǎn)電視劇的豪華制作,制片人張紀中還特意剪輯出了電影版的新《西游記》。新版《西游記》的目的是傳播西游文化,傳達原著中獨特而魅力的中國儒釋道文化的精髓。新版《西游記》總投資超過一億,忠實于原著的同時,加入了大量的電腦特技,被譽為中國版的《指環(huán)王》。新版《西游記》最精彩的部分是注重展現(xiàn)孫悟空的成長過程,用更加人性化的方式展現(xiàn)了他從天真無邪到受到邪魔侵擾再到內(nèi)心的掙扎,最終擺脫心魔回歸真實自我的過程。孫悟空的扮演者吳樾表示,這個版本的孫悟空最大的不同之處就在于更加人性化的表演。除了孫悟空,豬八戒、唐僧和沙悟凈也都有全新的表現(xiàn)。
張紀中版《新西游》開播,趁著這個風,某特來湊個熱鬧,發(fā)個西游記的科普貼。
【東勝神州】這顯然是佛教的世界觀。佛教認為圍繞著須彌山世界上分為四大部洲,北俱蘆洲、西牛賀州、東勝神州、南瞻部洲,可不要以為孫悟空的老家東勝神州就是指的咱東方的天朝,其實咱們屬于南瞻部洲。最初南瞻部洲只指印度一帶,后來印度人發(fā)現(xiàn)原來世界不止南亞次大陸那么點地,于是,把印度人所知的世界都歸入了南瞻部洲。所以,這孫大圣的籍貫,肯定不是中國。
【哪吒】這哪吒,西游記里說是托塔李天王的三太子,估計不少人以前都看過“哪吒鬧?!保锩娼榻B了哪吒的生世,說他爹是李靖,乃是商紂王的臣子。只是大家不免奇怪,這哪吒,為什么不像是中國人的名字呢?其實哪吒本來是四大天王里面北方多聞天王,也就是毗沙門天王的三兒子,持印度國籍。這哪吒,當然也就是印度名字了。后來中國以訛傳訛,竟然把毗沙門天王的兒子過繼給了李靖,絲毫沒有問過毗沙門天王自己的意思。
【托塔李天王】大家一看到李靖這個名字,可能會覺得熟悉。很多看過《紅拂女》的會記得大唐初年有個武將叫做李靖。沒錯,他就是托塔天王的第一原型。那么第二原型是誰呢?就是前面提到的四大天王里面的毗沙門天王。這位天王的塑像,今天在寺廟里進門的位置都有,“天王殿”里拿把傘的就是他。好好的天王,為什么拿把傘呀?這是后來的老百姓把四大天王附會成掌管“風調(diào)雨順”的神,于是毗沙門天王,就拿把傘,管下雨。如果回到唐朝的話,大家會發(fā)現(xiàn),唐朝廟里的毗沙門天王,是托著一尊寶塔的——所以李靖搶了他兒子還不算,還搶他的寶塔。
【王母娘娘】王母娘娘就是西王母,《山海經(jīng)》里說“西王母其狀如人,豹尾虎齒,善嘯,蓬發(fā)戴勝?!遍L的好嚇人。但是到了《穆天子傳》,西王母又成了個美女,住在昆侖山的瑤池。不少電視劇里都把玉帝和王母說成是夫妻,實在是雷人不已。西王母的年代,比起玉帝那可是早了不知多久,話說天宮里,叫“娘娘”“帝”的神仙可不止那么兩位。那位海上交通部長媽祖還是“天后”呢。
【悟空】大家都知道玄奘確有其人,是個穿越過戈壁、沙漠,翻越過天山,讀通過佛教的經(jīng)、律、論,精通唯識學的高僧,還和唐太宗,印度的戒日王,突厥的統(tǒng)葉護可汗都是至交好友,堪稱唐代第一牛人。其實“悟空”,歷史上也確有其人,而且也到過印度,只不過他不是玄奘的徒弟,而是一位比玄奘晚了一二百年的晚唐和尚。這位悟空和尚,留下了《悟空入竺記》,詳細記錄了悟空在印度的所見所聞。話說之前貌似看過網(wǎng)上有篇文章,說玄奘在高昌時收過四個徒弟,法名正是“悟空、悟能、悟凈、悟慧”,我沒找到出處,查《慈恩寺三藏法師傳》:“講訖為法師度四沙彌。以充給侍?!睕]有說名字。若有豆友尋到出處。還請留言指出。
【心經(jīng)】第十一集出現(xiàn)了烏巢禪師授心經(jīng)的故事。這個也是真有其事。據(jù)《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玄奘到四川的時候,遇到一位病僧,玄奘悉心照料他,這位僧人將《心經(jīng)》口授玄奘,作為答謝。這部最短的佛經(jīng),言簡意賅地概括了中觀學派的世界觀。在取經(jīng)路上,玄奘每逢遇到信心動搖的時候,就默誦此經(jīng),于是就能靜下心來,面對磨難。如今我們熟知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漢譯本《心經(jīng)》,正是玄奘所重譯。
【唐太宗游地府】這個情節(jié)在西游記里反映的是玄奘取經(jīng)的動因,下了地獄的唐太宗得知,要保大唐江山,需要“大乘教法”。后來玄奘也對唐太宗說,“中國的都是小乘”,“愿去西方取大乘教法”。換言之,在西游記里,玄奘當時的中國,只有小乘,沒有大乘,所以靠小乘佛法不足以護持大唐江山,因而太宗就讓玄奘西去取經(jīng)。這里需要說的是,事實上傳入中國最早的佛經(jīng),以“小乘”為主,但后來中國一直以所謂“大乘”佛法為主。為什么佛祖既要說小乘,又要說大乘呢?解釋用《法華經(jīng)》的一個比喻很簡單,叫“化城喻”,說的是有位老法師勉勵一群修行者到500KM(便于理解,變成今天的單位)的一個城市去,那里遍地珍寶。結(jié)果修行人走了很長一段路后,累得不行。于是法師就在300KM處變出了一個城,對修行人說,看吧,就在眼前了。修行人立馬信心倍增,趕到了這座城。法師立刻把它變沒了,說,真正的城,還有200KM才到呢!說到底,法師之所以要變出這樣一個虛無的城,就是行個“方便”,鼓舞修行人的信心,幫助修行人的理解,誘導修行人繼續(xù)向前。這個300KM所達到的,就是小乘所證的果,真正的大乘的果,是500KM那里呢。這就是對于所謂小乘和大乘關(guān)系的一種解釋。當然,歷史事實上并不是這樣。今天的東南亞,都信仰的是小乘教,他們自稱“上座部”,才不會理會什么“大乘小乘”的說法。小乘,更接近佛陀時代的佛教,而大乘,則是在佛陀入滅后幾百年,才慢慢地在印度南部興起的。從興起之初,就和其他教派爭個不停。所以,西游記里說什么“唯有大乘才能普度眾生”,當然都是一方面的說辭罷了。但是,在玄奘取經(jīng)的時代,中國國內(nèi)的教派,基本都是大乘佛教,為什么玄奘卻說他們不是大乘呢?其實這就引出了歷史上的玄奘真正取經(jīng)的動機。玄奘去印度所取的,是印度的瑜伽行派的經(jīng)典,玄奘是這一宗派的信奉者,也就是玄奘心目中的大乘?;貋砗蟮男?,依此學說創(chuàng)立了法相唯識宗。
【文殊的獅子】文殊師利菩薩的獅子,在西游記里一共出場了兩次。第一次是烏雞國,化作全真道士,第二次是獅駝山,一共兩次下界為惡,于是令很多人提出這是西游記里的一個BUG。也有人說,這是文殊師利菩薩有兩只獅子。當然,文殊菩薩不是開動物園的,養(yǎng)那么多獅子干嘛。對于這個問題,我沒法給出更多解釋。我只知道,早期的佛教造像中,文殊的坐騎并不是獅子。第一次獅子成為文殊的坐騎,是南北朝東魏的時候。而對于文殊騎獅子的理由,恐怕是《華嚴經(jīng)》。里面有提到文殊或騎孔雀,或騎獅子。這個其實只是表示威猛的意思,與或開奔馳,或開寶馬其實沒有本質(zhì)的區(qū)別。話說看過佛經(jīng)或者話頭公案的人都了解,佛經(jīng)特別喜歡用“獅子吼”這個詞,想來獅子的確是印度最厲害的動物,因此的確配得上最牛的文殊菩薩。
【普陀珞珈山】很多人都去過浙江普陀山,傳說中是觀音菩薩的道場。當然,叫珞珈山的地方其實很多。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來,普陀、珞珈,都不是中國話。因此,今日之普陀山,最初一定不叫普陀山,也一定和觀世音菩薩沒有關(guān)系。為什么浙江舟山之外一個小海島莫名其妙就成了觀世音菩薩的應(yīng)化道場普陀珞珈山呢?這其實是五代十國的后梁時期的事情。當時有個叫慧鍔的日本和尚,從五臺山弄了一尊很喜歡的觀音像,想帶回日本。結(jié)果出海之后,慧鍔就在舟山之外遭遇了臺風,一連幾天沒法下水。慧鍔就想,莫非觀音菩薩不想到日本去?于是就對觀音像說,菩薩呀,如果您與日本無緣,那么您就還是留這兒吧。話沒說完,風停了,云開了,天晴了。好嘛,于是慧鍔就把這尊觀音像留在了這個島上,這才回了日本。后來,人們就在這個小島上,為這尊觀音像建了一個“觀音院”,后來就叫做“不肯去觀音院”,久而久之,小島上的寺院越來越多,也就是我們今天所知道的普陀山了。在今天,“不肯去觀音院”,仍然是一處重要的景點。
【一口鐘】車遲國斗法之中,有個隔著箱子猜東西的環(huán)節(jié)。有一回,這妖道往箱子里放了件衣服,被孫悟空變成了件破僧衣。孫悟空讓玄奘說這是“破爛流丟一口鐘”。在86版電視劇里,劇組給整成了一口大鐘,結(jié)果鬧出了笑話?!耙豢阽姟逼鋵嵤敲鞔囊环N衣服。明代著名思想家方以智的《通雅》里面說:“周弘正著繡假鐘,蓋今之一口鐘也。凡衣掖下安擺,襞積殺縫,兩后裾加之。世有取暖者,或取冰紗映素者,皆略去安擺之上襞,直令四圍衣邊與后裾之縫相連,如鐘然?!边@條百度百科也有??傊褪钦f,這衣服形似鐘,故稱“一口鐘”。
【魚藍觀音】我國現(xiàn)在的寺院中經(jīng)常會有觀音手提一個魚藍的塑像,在西游記鯉魚精這集里,觀音就已這一形象示人?!棒~藍觀音”形象的來源眾說紛紜,比較早的是這樣一個故事,見于南宋的《佛祖統(tǒng)記》:唐朝時,陜西省某地突然出現(xiàn)了一個十分美貌的提籃子賣魚少女。人人都想娶她。她就說:“有一夕能誦《普門品》(法華經(jīng)觀音普門品)者,我嫁給他?!庇谑?,有20多人背下了《普門品》,于世,她又說:“還需背下《金剛經(jīng)》?!庇谑沁€剩下十個人。她又說:“還需背下《法華經(jīng)》?!比旌?,只有一位姓馬的少年背下了。于是賣魚姑娘就和馬郎舉辦了婚禮。然而就在洞房之前,姑娘卻死去了。后來有一位僧人告訴馬郎:提籃女是觀音菩薩的化身,是來勸誘你們皈依佛法的。比這個故事更早的是唐代李復言的《延州婦人》這個故事,但這個故事里還沒有“賣魚”,也沒有“婚禮”。這個應(yīng)該就是“魚藍觀音”故事的雛形了。“馬郎婦”的故事流傳很廣,在《太平廣記》《五燈會元》里都有。只是沒有《佛祖統(tǒng)紀》里固定下來的“魚藍女”的形象罷了。
【女兒國】如果去翻中國的書的話,會看到很多對“女國”的記載,下面我舉幾個例子:拂懔國西南海島有西女國,皆是女人,略無男子。(玄奘《大唐西域記》)東西長,南北狹,即東女國也。世以女為王,因以女稱國。夫亦為王,不知政事。(玄奘《大唐西域記》)女國,在蔥嶺之南。以女為王。(《冊府元龜》)東女國,西羌別種,俗以女為王。(《太平廣記》)東女國,西羌之別種,以西海中復有女國,故稱東女焉。俗以女為王。(《舊唐書》)可以發(fā)現(xiàn)甚至連史書都會記載這個“女國”,包括玄奘本人也提到過“女國”。我們看到,上面提到的“女國”有兩個,其一個是“皆是女人”的西女國,一個是“以女為王”的東女國,當然,包括玄奘在內(nèi),寫書之人也不過道聽途說。當時國人對世界的認知就跟一種獵奇的心態(tài)一樣,比“女國”離譜的事情多了去了,什么“狗國”都有,還有半人半獸的國家。當然,可以看到“東女國”“以女為王”這個記載就靠譜多了,我們知道古代女巫都是女人,這種較原始的神權(quán)國家,或多或少都有過女王長期執(zhí)政的歷史(比如卑彌呼)?!皷|女國”離東土大唐近,自然就靠譜些了。
【六耳獼猴】這一條貌似算不上科普。關(guān)于六耳獼猴,留下了許多未解之謎,六耳獼猴究竟是誰?為什么六耳獼猴與孫悟空一樣厲害?為什么照妖鏡照不出來?為什么六耳獼猴舉止與孫悟空相似,單單品性相異?眾多解釋當中,我比較相信的一種是:六耳獼猴就是孫悟空。換言之,從佛家看來,悟空是在和自己的惡心業(yè)心做斗爭。佛家云,心具一切法。三界唯心,萬法唯識。這個六耳獼猴,就是悟空自己的內(nèi)心幻化出來的。悟空將六耳獼猴打殺了,從此就開了圓解,于是,玄奘也就再也沒有念過緊箍咒。這也就是為什么諦聽能夠識得六耳獼猴,卻不敢言說的原因。列位看名字就可以明白,六耳寓意“眼耳鼻舌身意”,佛家所說“六根清凈”,就是不為這六根所迷的意思。孫悟空此番斷了六根,于是就算真正入了空門。在新西游里面,佛祖關(guān)于這個道理講的就比較明白了?!斗ㄈA玄義》:煩惱心是般若、苦心是法身,業(yè)心是解脫。佛教認為:轉(zhuǎn)識成智,轉(zhuǎn)煩惱成菩提。都是依賴這“心”。亦是此理也。
【孔雀明王】獅駝嶺這集,提到佛祖被孔雀所食,佛祖從其脊背而出,后來封其為孔雀明王菩薩。這個故事的來源,我沒有查到,只能請豆友幫忙指出??兹该魍酰故菓?yīng)該是出自《佛母孔雀明王經(jīng)》,屬于密教經(jīng)典。中土的密教,自唐末宋初就算是絕跡了。唯有日本和藏密還有。為何西游記里會有孔雀明王,竊以為是受到元代以降藏密流行的影響。當然,此觀點純屬臆測??兹该魍踅?jīng)說了佛祖曾修行孔雀明王的法門,這部經(jīng),即以孔雀明王為本尊(密教多有本尊一說,比如若文殊是本尊,則誦經(jīng)N遍可以得見文殊這種)。佛教中孔雀歷來有眾多象征意義。另外,“佛母”當然也不是佛祖的母親的意思?,F(xiàn)在西藏就常有佛母、明妃一說。因?qū)γ芙讨跎?,在此不再多說。 話說這里插兩句,說說密教中的女性崇拜。密教有“能”的觀念,是說佛或菩薩與女性配偶的神化形式中的能力,與女人的性交被叫做“瑜伽(不同于今天的瑜伽)”,是一種解脫的方法。因而在密教畫像中,常有佛與女性度母一同出現(xiàn),也就是傳說中的“男女雙修”。當然,這種性交崇拜,中國一直不太喜歡。傳說今日藏密也不愿意提及此事。
【魚藍觀音(補)】近來看到了前面說的魚藍觀音的原型“延州婦人”的故事,發(fā)現(xiàn)雖然內(nèi)容相似,但是與后來的“馬郎婦”版本在意義上大相徑庭。在原版的延州婦人中,婦人是一位“淫婦”,顯然不是觀音,死后,一位西域僧(顯然是密教僧)路過其墳塋,竟然加以禮拜,當時人不解,西域僧卻說,這死去的女子是“大圣”,是“鎖骨菩薩”,于是掘開墳墓一看,果如其言。這個故事里的婦人,無論如何也與觀音聯(lián)系不到一起。將淫婦說成“菩薩”,當然是密教的思想(參見上一條)。不知道后來觀音形象女化,是否也是受到密教塑像的影響呢?
【多心經(jīng)】西游記近尾聲的時候,心經(jīng)的出場頻率似乎特別高。有網(wǎng)友甚至說,“心經(jīng)是西游記中唯一的真經(jīng)”,似乎“心經(jīng)”中藏有什么隱喻。另外,關(guān)于心經(jīng)還是有兩個疑問。一是孫悟空問的,為何一時稱心經(jīng),一時卻稱多心經(jīng)?二是為何三位徒弟念誦心經(jīng)就能破除妖怪擾亂心智的法術(shù)呢?說起來,在有唐一代,心經(jīng)的經(jīng)題,一律省略為《多心經(jīng)》,“心經(jīng)”作為“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的省略出現(xiàn)的很晚。難道是唐人把“般若波羅蜜多”的“多”理解成實詞,弄錯了么?當然不是?!缎慕?jīng)》原本不是“經(jīng)”,在尼泊爾梵文本中,是“陀羅尼”,是咒語?;蛟S西游記里之所以念心經(jīng)能安心的說法,不僅是大乘“心具一切法”的隱喻,也是暗示了心經(jīng)的本質(zhì)是咒語。當時,密教有很多稱為某某心經(jīng)的經(jīng)典,為了區(qū)別,特別省略成“多心經(jīng)”。話說,真正重視到心經(jīng)在教理上的重要性,認為是般若系經(jīng)典精髓的人,正是玄奘本人。
【大鵬金翅鳥】查了查詞典:迦樓羅(Garuda)是一只弘大的金翅鳥,它的雙翅睜開竟有336萬里、每一天要吃一條大龍和五百多條虬龍。來自印度教的神話。是毗濕奴的坐騎。在密教中,又是不空成就佛的坐騎。在《法華經(jīng)》中,是護持佛的天龍八部之一。中國古代有“大鵬”的傳說,比如《莊子·逍遙游》,因而中國人就以“大鵬”來附會印度的金翅鳥。諸位可以看看泰國的國徽,就是大鵬金翅鳥。
【太乙天尊】西游記后半段最牛的妖怪,應(yīng)該是九靈元圣。而九靈元圣,就是太乙救苦天尊的坐騎。前些日子我去龍虎山天師府,看見了太乙天尊的塑像。不過沒有騎獅子。太乙天尊何許人也?為何他的坐騎如此厲害?我們不妨把“太乙救苦天尊”這個詞分成三個部分,太乙、救苦、天尊,天尊不解釋,太乙,一稱太一,首先是北極星的意思,同時也是北方神的名字。《史記·天官書》:“中宮天極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碧?、一兩個字都顯示這個神的至高無上性。又說“太一”就是“道”,是宇宙的本體。錢寶琮《太一考》論證太一原為一個哲學概念,直到漢代才與北極星的太一崇拜聯(lián)系在一起。葛兆光后來說,太一至少包含四個意思:(1)北極;(2)北極之神;(3)道;(4)太極??傊疤弧钡母拍罘狭撕芏鄸|西。另外,戰(zhàn)國時楚國信仰東皇太一,屈原九歌有一篇就叫這個名字。后來道教發(fā)展起來,太一也就是太乙成為了天尊,同時又是東極青華大帝,為六御之一,是玉帝的輔佐。道教經(jīng)典說太乙天尊居“東方長樂世界”妙嚴宮,有點兒彌陀凈土的意思。
【靈山】28日最后一更,玄奘師徒終于修成正果。靈山,也就是靈鷲山,鷲峰山,梵文Grdhrakuta,巴利文Gijjhakuta。在《大唐西域記》里玄奘是這樣記載的:“宮城東北行十四五里,至粟陀羅矩吒山,接北山之陽,孤標特起,既棲鷲鳥,又類高臺,空翠相映,濃淡分色。如來御世垂五十年,多居此山,廣說妙法。”傳說靈山是佛祖說《法華經(jīng)》的地方,禪宗傳說“拈花微笑”的故事也發(fā)生在這里,當然,這并不是歷史事實。玄奘曾達到此處瞻禮,見此處有寺院、佛像、窣堵波、石窟。今日印度人一度已經(jīng)找不到靈山的所在,只能依照玄奘的記述,來還原自己的歷史了。
(后面隨著劇情繼續(xù)科普)這篇影評有劇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