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薩耶夫》是由謝爾蓋·烏蘇里亞克執(zhí)導,AlekseiPoyarkov編劇,丹尼爾·斯特拉霍夫,羅曼·邁迪安諾夫等明星主演的劇情,電視劇。
73年蘇聯(lián)電視劇《春天的十七個瞬間》男主角施季里茨原型——蘇聯(lián)傳奇間諜伊薩耶夫在打入黨衛(wèi)軍內部之前的故事?! 「鶕?jù)著名作家尤里安-謝苗諾夫的三部小說《無產階級專政的鉆石》(前8集)、《無需密碼》和短篇《柔情》(后8集)改編。
《伊薩耶夫》別名:春天的十七個瞬間前傳,Isaev,于2008在首播,制片國家/地區(qū)為俄羅斯,單集時長47分鐘,總集數(shù)16集,語言對白俄語,該電視劇評分9.1分,評分人數(shù)556人。
《伊薩耶夫》分為兩部共十六集(央視譯制版為十五集),第一部的八集改編自謝苗諾夫的同名小說《無產階級專政的鉆石》(央視譯為《鉆石謎案》),第二部改編自《無需密碼》(央視譯為《不要密碼》),第二部最后一集后半部分改編自短篇《柔情》,主人公弗謝沃洛德·弗拉基米羅夫當時的化名還是“馬克西姆·馬克西莫維奇·伊薩耶夫”,一個年輕的情報員特工,遠遠沒有后來成為“奧托·馮·施季里茨”時那么成熟穩(wěn)重和處變不驚?! ∽鳛椤洞禾斓氖邆€瞬間》的前傳,《伊薩耶夫》在細節(jié)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包括丹尼爾·斯特拉霍夫和吉洪諾夫的樣子還是有不少相似之處的,詳見后面的致敬之處)并通過這些細節(jié)最終與《春天的十七個瞬間》的情節(jié)串聯(lián)起來。這部劇和前者一樣,屬于慢熱型,耐著性子才能把線索一點點交織結合成一張故事網。但從風格而言,《伊薩耶夫》比《春天的十七個瞬間》明快多了,《春天的十七個瞬間》放在今天看來也許有點又紅又專,而《伊薩耶夫》對于蘇俄時期的反思是顯而易見的,對于紅白雙方沒有明顯的傾向性,一方面,在蘇俄各個部門中到處是投機分子和腐敗官員,契卡冷血無情的內部清洗也時有提及。另一方面,那些看似非正面的角色并非都是反面的:逃離蘇俄卻心系民族的作家尼康德洛夫,有情有義的沙俄貴族沃龍佐夫伯爵,淪為娼妓卻渴望真愛的安娜……也許整個俄羅斯民族對于民族大義的注解以及對同胞的悲憫才是本劇最希望著力表現(xiàn)的吧。 劇中最打動人是三段感情:一是父子親情,二是伊薩耶夫與麗達·博謝的友情,三是伊薩耶夫與薩申卡(央視譯為薩莎)的愛情。 伊薩耶夫與父親: 《春天的十七個瞬間》中提到,施季里茨成年后“第一次流淚是在他首次作為肅反工作者從國外出差歸來,他見到了父親的墳墓。老父親同普列漢諾夫一起參加革命,一九二一年春天被哥薩克白匪絞死。當墓前只剩下他一個人時,他像孩子似的大哭起來,悲傷地抽搭著,但他并不為此感到害臊。他覺得,他應該把悲痛化作紀念銘刻在自己心中。他父親是屬于人民大眾的,然而對爸爸的紀念卻只屬于他一個人。這是一種特殊的紀念,施蒂爾里茨不愿意也不可能讓任何他人去理解它?!薄 ‰娨晞±镒隽诵薷?,他父親并非死于白軍之手,相反無論紅軍還是白軍都尊敬這位老知識分子,殺害他的是趁亂打劫的流氓小偷。第一集里,父親即將前往西伯利亞,父子二人政見不同加深了戲劇沖突,一個是布爾什維克,一個是孟什維克,伊薩耶夫依戀父親,卻不理解父親,畢竟他是一個血氣方剛的理想主義者,堅信前途是光明的。而在他父親看來,這種通過流血的政權更迭并沒有實質的變化,就像用伏爾泰的奧爾良少女去換黃油,是不值得的?! ∫了_耶夫熱愛父親,在第一部中,伊薩耶夫動身前往愛沙尼亞之前用火柴拼出了“爸爸”的字符。第二部第一集里,在前往符拉迪沃斯托克途中,伊薩耶夫在“冬天”火車站下車,隔著窗子出神地望著父親,想象自己依偎在父親身旁睡去,卻連一聲“爸爸”都不能叫,而這一別父子倆竟是陰陽之隔。父親被竊賊殺害時,身在遠東的伊薩耶夫感應到了,但直到瓦紐申一次無意的讀報才獲知父親遇害的消息,他目光呆滯地陷入沙發(fā)中,自己唯一掛念的親人就這么去了。 記得以前看到消息說劇組曾希望邀請吉洪諾夫來扮演伊薩耶夫父親,可惜不知為何沒有實現(xiàn),兩代施季里茨最終未能聚首?! ?伊薩耶夫與麗達·博謝 第一次見面時,想必伊薩耶夫被麗達的美麗驚住了,否則也不會像個靦腆的大男孩,在說接頭暗語時漏掉了她的名字。同樣,麗達也覺得伊薩耶夫與其他“同志”不一樣,他年輕英俊,風趣幽默,從不教條地評判資產階級?! ←愡_相信上帝,卻不屬于任何教派,就像她身為著名歌手,卻要為蘇俄情報部門服務一樣,僅僅因為她認為正義更偏向于蘇俄一方,她做事憑的都是是內心良知,十分純粹?! ∷麄兓ハ辔?,但這份友情沒能轉換為愛。麗達是個多情的女人,從第一次見面就表達了對伊薩耶夫的喜愛,但伊薩耶夫始終把工作奉為至高無上,滿腦子都是情報情報。所以當麗達欣喜地看到伊薩耶夫來訪,卻發(fā)現(xiàn)他全無心思,只是為了調查而來,失落之情溢于言表。接著麗達表示擔心自己朋友,并邀請伊薩耶夫去自己那,卻看到他目光無神,根本沒認真聽,麗達毫不客氣地扇了他一耳光。是啊,眼前這個年輕人根本就不懂愛,他們頻繁地接觸只是工作的需要,他甚至都沒給她機會去訴說自己心事,也根本沒有時間去傾聽。盡管如此,麗達依然踐行著自己的使命,并像個姐姐呵護弟弟般,教育伊薩耶夫要學會去愛,并祝他能早日墜入愛河。伊薩耶夫一笑而過“間諜是不可能有愛的”,麗達說,你們間諜必須有愛情,只有愛才能使間諜避免成為無恥的狂熱分子,你會學會的?! ≡诶淄郀柣疖囌?,當麗達對伊薩耶夫說出“永別了”時,她是否預見了自己的結局?而伊薩耶夫在轉身看到尾隨麗達的德國特工,他心里想的又是什么?我們不知道,但我們知道的是,麗達在前往柏林的火車上遇害,而第二部里,伊薩耶夫與總部商定好的求助信號,就是在報紙上以“女歌手麗達”的名義刊登廣告。 伊薩耶夫與薩申卡 感情是多么奇妙的東西啊,盡管伊薩耶夫口口聲聲說間諜不會有愛,但他還是愛上了薩申卡??赐旰笪疑踔烈叵?,究竟是薩申卡的哪一點觸動了伊薩耶夫,將他“眼中的冰霜瞬間融化”?! 洞禾斓氖邆€瞬間》里提到薩申卡是“總參謀部上校的美貌女兒、女詩人”。而電視劇里的身份不同,她是去哈佛大學講學的加夫里林教授之女,稱不上女詩人,但確實愛寫詩。從第一次與伊薩耶夫見面開始,她就表現(xiàn)得很矜持,或者說刻意保持著一種與年齡不相稱的老成穩(wěn)重?! ∵@樣一位不輕易表露內心的姑娘,與父親離別都盡力克制自己的悲傷,只稱呼其名。卻在父親真的登船離開時,忍不住向伊薩耶夫坦露了自己對父親的感情,甚至把頭埋進伊薩耶夫胸前痛哭。薩申卡五歲那年母親去世,從小由父親養(yǎng)大,父親在她心中的地位無人能比。這一點與伊薩耶夫很像(按《擴張》里的描述,伊薩耶夫出生于1900年,母親于1905年病逝,也是五歲)薩申卡不理解父親為什么要丟下自己去美國講學,就像伊薩耶夫不理解父親為何執(zhí)意要前往西伯利亞一樣。也許就是從那一刻起,伊薩耶夫第一次心動了。 第二次是瓦西里耶夫的葬禮,伊薩耶夫陪著薩申卡,他知道這是個陷阱,卻不能明說。在這過程中薩申卡的勇氣或多或少地給了他震動。這一點在薩申卡執(zhí)意要發(fā)表反對梅爾庫洛夫政府的文章時也能體現(xiàn)出來?! ∫苍S就是這種家庭的相似性和任性勇敢觸及了伊薩耶夫心底最柔軟的的那部分吧。雪夜木屋,兩人促膝長談,薩申卡終于向伊薩耶夫表露心跡,最浪漫的事莫過于此。薩申卡說自己喜歡冬天的火光,刻意與寒冷對抗。這就像她自己,即便聽到伊薩耶夫隱晦地說出自己的職業(yè),依然不改初衷,用孩子般的溫情和愛化解了伊薩耶夫心頭的堅冰?! ‰x開符拉迪沃斯托克前,伊薩耶夫和薩申卡在教堂私定終身。當神父念到“上帝的仆人馬克西姆”,伊薩耶夫注釋著畫像說:“請等一等……我不是馬克西姆……我是弗謝沃羅德?!痹谶@一刻,在上帝和心愛的女人面前,他做回了自己,沒有說謊。 生死·離別 分別總是感傷的,無論是親人,朋友還是同事,父親、麗達、羅曼、陳還有他的老上司博基:“等你回來我們再談”,博基于1937年死于肅反運動。瓦西里·布柳赫爾,1938年被折磨致死。巴維爾·波斯特舍夫,1939年被槍決,不是死于非命就是成為犧牲品…… 第二部最后一集,白俄居民爭先恐后地逃離符拉迪沃斯托克,伊薩耶夫擠上了船,但薩申卡沒有。碼頭四處散落著乘客來不及帶走的行李,被落下的樂團鼓手有氣無力地敲著節(jié)拍,薩申卡孤零零地坐在汽車旁,鏡頭一點點拉遠,海上氤氳的水汽和飛翔的海鷗逐漸將這些意象變得模糊,而這一水之隔,正是他魂牽夢繞卻抵達不了的彼岸?! ≡谒l(xiāng)異國的漫長歲月里,伊薩耶夫無數(shù)次夢到自己乘火車返回莫斯科,薩申卡從站臺蒸汽中飛奔而來迎接他,可這個夢總是如此短暫,還來不及體會到重逢的幸福就破滅了……他睡不好覺,在親人同事相繼離去后,薩申卡成了他心里唯一掛念著的人,而薩申卡也將以夢中相逢的方式伴隨著他今后的孤寂時光。不斷閃回的鏡頭讓人想起《春天的十七個瞬間》里施季里茨與妻子在酒吧的相望,沒有對話,不動聲色,但千言萬語都融化在了眼神里?! 凹偃缛藗冊谝黄鸷芫茫浅>?,而之后他們中的一個有事而離開了。為的是,一定能夠回來,并且很快歸來。” 1926年,伊薩耶夫終于完成了使命,準備從上海返回莫斯科,卻再次接到任務,這一次上級讓他偽裝成德國人馬克思·奧托·馮·施季里茨,我們所熟悉的傳奇即將開始,而故事的主人公卻疲憊地趴在汽車方向盤上,他又一次夢見薩申卡滿心期盼著從遠處奔來,只是這一次,站臺被飄渺的蒸汽所籠罩,沒有任何人從火車上下來……劇中最后打出字幕:“他直到1946年6月才回到莫斯科,時隔十九年七個月零五天”,對應了《柔情》結尾的描述,只是,伊薩耶夫到底什么時候才得以回到故土,連作者謝苗諾夫本人都說不清,因為根據(jù)《擴張》三部曲和《絕望》里的描述,1945年5月之后他從柏林突圍時被己方誤傷,被送往西班牙,傷愈后前往南美洲繼續(xù)從事間諜工作,直到1947年底才回家,而這之后的遭遇,又是另一段故事了…… 劇中致敬《春天的十七個瞬間》和相關小說影視的細節(jié): 1、 伊薩耶夫前往愛沙尼亞執(zhí)行任務前,用火柴在桌上擺出了一個刺猬的圖案和俄語“爸爸”的字符,《春天的十七個瞬間》里施季里茨被繆勒關進監(jiān)獄,他一邊思索為自己開脫的理由,一邊用火柴擺出了刺猬的圖案?! ?、施季里茨學過繪畫,在《伊薩耶夫》第二部第一集里,伊薩耶夫給布柳歇爾將軍畫了漫畫像?!洞禾斓氖邆€瞬間》第三集結尾,施季里茨給戈林、戈培爾、希姆萊、鮑曼畫了漫畫像。這段在原著里也有描述:“施蒂爾里茨站起來,拿著蠟燭,走到桌旁。他拿出幾張紙,攤在自己面前,好像擺紙牌占卜似的。在一張紙上他畫了一個身體肥胖的高個子男人。在下邊他本想寫上“戈林”,但是他沒寫。在第二張紙上他畫的是戈培爾的面孔,在第三張紙上他畫了一個很剛強、帶著個傷疤的面孔:這是鮑曼。思索片刻,他在第四張紙上寫上了幾個字:“黨衛(wèi)隊帝國司令”。這是他的上司海因里?!はD啡R的官銜?!薄 ?、《伊薩耶夫》第一部里的國家珍寶庫首席鑒定師尼古拉·波扎姆齊,扮演者是康斯坦丁·熱爾金,他曾在《春天的十七個瞬間》里扮演德國中央保安局第四處黨衛(wèi)隊一級突擊大隊長霍爾托夫,就是繆勒派來試探施季里茨,結果被施季里茨一酒瓶砸暈并押回保安局的那位。 4、《伊薩耶夫》的旁白正是1967年電影版《無需密碼》中扮演布柳歇爾的演員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古邊科 5、《伊薩耶夫》第一部中被派去國家珍寶庫調查的女干部瑪莉婭·科茲洛夫斯卡婭,扮演者是原著小說作者謝苗諾夫的小女兒奧爾嘉·謝苗諾娃 6、《伊薩耶夫》中扮演維多林·莫爾恰諾夫將軍的演員亞歷山大·波羅霍夫??品虺鲅葸^1975年電影版《無產階級專政的鉆石》 7、1975年電影版《無產階級專政的鉆石》中,愛沙尼亞部分是黑白的,莫斯科是彩色。而在電視劇《伊薩耶夫》里正好相反,愛沙尼亞部分是彩色的,莫斯科是黑白的?! ?、《伊薩耶夫》第二部最后一集,伊薩耶夫在上海街頭看見一個和薩申卡很像的姑娘,他趕緊跟過去,然后才發(fā)現(xiàn)認錯人了?!洞禾斓氖邆€瞬間》原著中提到,1940年10月17日,施季里茨穿過弗里德里希大街,也錯將一個女子錯認為薩申卡?! ?、在看《伊薩耶夫》時總覺得一些曲子似曾相識,為此還對比了《春天的十七個瞬間》的原聲,但又不像,后來看到有資料說《伊薩耶夫》里部分曲子就是將《春天》的曲子變調演奏的。這一點還存疑,希望有了解的朋友可以幫忙確認一下。 劇中的一些問題: 1、劇中的歌曲都很美很應景,只可惜都犯了史實錯誤:第三集開頭(央視譯制版為第二集結尾)麗達·博塞所唱的那首歌”La Maritza”創(chuàng)作于1968年。有位豆友已經詳細介紹了這首歌:http://movie.douban.com/review/4473755/。第四集中,沃龍佐夫在餐館遇見拉皮條的老頭,當時餐館胖歌女所唱的歌詞出自格列布·亞科夫列維奇·戈爾博夫斯基的詩《夜晚的街燈搖搖晃晃》(Когда фонарики качаются ночные),這首詩寫于1953年。第六集中安娜彈唱的那首歌歌詞來自約瑟夫·布羅茨基的詩《戒指》(Колечко),這首詩寫于1962年之后,而曲子則由維克多·謝苗諾維奇·別爾科夫斯基創(chuàng)作于上世紀90年代?! ?、1921年愛沙尼亞共和國并沒有秘密警察部門,直到1924年末愛沙尼亞共產主義分子發(fā)動政變失敗之后,愛沙尼亞政府才組建起秘密警察?! ?、第一部最后一集,伊薩耶夫從愛沙尼亞返回莫斯科,正好碰上莫斯科劇院的演員們從國外回來,歡迎的條幅上誤將“蘇俄”寫成了“蘇聯(lián)”,當時是1921年,蘇聯(lián)還未建立?! ?、最大的Bug是,既然伊薩耶夫早已被德國特工頭子諾爾瑪盯上,接下來他居然能如此順利地化身為施季里茨打入德國納粹黨內部,簡直不可思議。不過想想《盾與劍》里別洛夫只用了不到六年就從一個司機打入高層,估計施季里茨估計都要長嘆一句后生可畏吧?! ?、央視譯制版中第一部第三集,諾爾瑪要自己的爪牙跟上,他的爪牙說的是“就來就來,諾爾瑪先生”,央視字幕錯打成“就來就來,涅烏曼先生” 6、第二部最后一集上海的場景里,有個中國人在唱《春天里》,這首歌是1937年賀綠汀和關露為電影《十字街頭》創(chuàng)作的,而劇中的時間是1926年 另附伊薩耶夫-施季里茨小說系列改編的影視豆列:http://movie.douban.com/doulist/4036185/
Copyright ? 2020-2024 www.krautstil.com [天龍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