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劇評可能有劇透
因著赤帝海東來的緣故,這幾天翻了一下孫瑋演的其他角色,意外發(fā)現(xiàn)了一部《天和局》,這算得上是滄海遺珠吧,演員陣容強(qiáng)大,劉燁、孫儷、杜雨露、王奎榮、歸亞蕾、楊冪......老戲骨與影帝影后的組合,演員表演十分有代入感,演技扎實到位,若是放在今天,也是精良的大制作了。然而可能因為是于榮光導(dǎo)演的第一部戲,對于鏡頭的拍攝手法和對故事的掌控能力不足,整體顯得這部劇過于沉悶,劇情壓抑色調(diào)晦暗,節(jié)奏發(fā)展很緩慢,偶爾還會脫節(jié)讓觀眾不明白講的是什么,有種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的感覺。即便如此,卻還是蓋不住這是部好劇的鋒芒。故事脈絡(luò)清晰,有格局有深意,沉悶的鏡頭里,訴說的是時代變遷下的國仇家恨,穿插著閔竺兩家世代三輩人的恩怨情仇,世俗的悲情里深含著對國家的忠誠,對情義的堅守,對家園的愛,對家族的信,對生意的誠,對生活的無奈,對人性的領(lǐng)悟。
在這個故事里,每個人物都有著時代和家庭背景的烙印,也有著鮮明的個性特征。感觸最深的是楊冪飾演的玉秋,聰慧善良體貼入微的竺家二小姐,因身患?xì)埣步K年癱瘓在床,她有著異于常人的敏銳,卻心思細(xì)膩,能事事為人著想,她的存在,就是為了別人而活的吧,即使遭受著巨大的不幸,卻還是想靠著自己微薄的力量去帶給別人歡樂,她害怕自己的癱瘓給別人帶來麻煩,不想因自己的病而拖累別人。她對閔華洲的愛和癡情,讓人動容。孫瑋飾演的就是這個閔華洲,閔家的二少爺。
閔竺兩家的恩怨就是一場悲劇,父輩之間的爭斗釀成了兒輩之間的慘事。閔竺兩家祖上原是一對好兄弟,兩人為掙錢共闖南洋,通過倒賣茶葉、生絲掘到了第一桶金。然而因為一場瘟疫,兩兄弟雙雙去世,臨終前交代各自的兒子閔壽楠和竺自臻回到云南合伙立業(yè)治家,并把兩人一起賺得的一箱子財富,托付給了老實忠厚的閔壽楠。閔壽楠思想傳統(tǒng),堅持老店遺風(fēng),勤勉踏實地維持著馬店一成不變的經(jīng)營理念;而竺自臻追求圖新,推進(jìn)洋務(wù),崇尚經(jīng)世致用,力圖改革馬店的經(jīng)營。因著理念與操守的不同,竺自臻留洋歸國后,開辦了經(jīng)營洋貨的南洋貨棧,而屬于他那一半的天和馬店股份則折成百兩黃金的債務(wù)給了閔家管理。兩家經(jīng)商之路分道揚(yáng)鑣,閔壽楠和竺自臻在商場上明爭暗斗,而糾纏不清的恩恩怨怨也自此開始。
然而這只是兩家表面的分歧,事實上竺自臻一路對閔壽楠懷恨在心,是竺自臻一直以為閔壽楠在自己赴歐期間搶走了自己所愛之人何蓮芝,也就是閔華堂、閔華洲的母親。原來閔竺兩位老前輩離世時留給閔壽楠和竺自臻各半塊天和寶玉,一塊刻著“修齊”,一塊刻著“治平”,是希望閔壽楠與竺自臻“分而立業(yè)治家、合而興邦利國”。于是兩人在昆明合伙開了一家天和馬店。不久后,竺自臻獨自留洋經(jīng)商,將自己在天和馬店的經(jīng)營權(quán)以一百兩黃金的價值暫借閔家管理,并將自己未過門的媳婦何蓮芝托付給閔壽楠照顧。然而,當(dāng)竺自臻留洋歸來時,等待他的卻是閔壽楠何蓮芝夫婦。而閔壽楠之所以娶何蓮芝,只因竺自臻去歐時,何蓮芝便已身懷有孕,一個未婚姑娘懷著身孕,如何面對當(dāng)時的人世?閔壽楠為了打消何蓮芝自絕人世的念頭,也為了保住竺自臻的聲譽(yù),給竺家留下骨肉,閔壽楠不得已才把何蓮芝娶進(jìn)家門,何蓮芝在婚后產(chǎn)下不足月的兒子和全,為隱瞞真相只能對外說是檢來的孩子,并讓他做了閔家的伙計。
這個謎底,直到全劇快要落幕的時候才被揭開。因為如此一個難以啟齒的秘密,令兩個家庭相繼遭遇痛失親人、家庭分崩離析的變故,也因猜疑斗了大半輩子,實為不值得。
或許“因果報應(yīng)”也是導(dǎo)演想表達(dá)的一個主題,竺自臻恨閔壽楠奪妻,卻始終放不下心愛之人何蓮芝,遵其遺言同意兩家兒女換親的約定。晚秋和華堂成了換親的犧牲品,而蕓兒因痛恨竺家崇洋媚外不肯換親嫁給竺家大少爺萬良,故事就從萬良和蕓兒即將成親之時蕓兒逃婚開始。蕓兒的逃婚令竺家惱羞成怒,拿舊債威逼閔家,華洲為解難只得娶了竺家的癱女玉秋?;楹蟮娜A洲始終感到有些郁郁,便走上了抗法戰(zhàn)爭的戰(zhàn)場,這場戰(zhàn)爭的失敗更加深了華洲對洋人洋務(wù)的痛恨。在抗法戰(zhàn)爭中重傷而愈的華洲炸洋人的鐵路卻炸死了竺萬良林美娟夫婦,竺家老姑奶奶聞此噩耗喪失理智瘋癲致死,竺自臻直嘆“報應(yīng)!報應(yīng)!”。巧合之下卻是因果輪回的宿命。
上一輩的紛爭讓下一輩的人吞了苦果。如果不是竺自臻與閔壽楠的窩里斗,蕓兒不會逃婚,華洲不會娶玉秋,閔壽楠不會氣絕而亡,華洲不會婚后出走抗法受重傷下落不明,玉秋不會自殺殉情,萬良、美娟不會因華洲炸鐵路而死,竺老太太不會郁郁而終。好在華洲在外另娶留下了血脈,而竺家也還有和全可以延續(xù)香火,總算讓兩家人的結(jié)局不至太過凄慘。
可最讓人痛心的便是玉秋了。生來便半身癱瘓,出門要靠別人抱,打小喜歡總背著她玩的二哥閔華洲,華洲的一句長大后娶她做老婆的戲言,在玉秋的心里埋下了希望的種子。即使知道華洲提出娶她是迫于蕓兒逃婚之后使出的一招對付竺自臻的無奈之舉,卻也是歡歡喜喜的嫁了。
成親的那一天,他抱著她的面容里透著酸苦,而在他懷里的她是幸福的,心里歡樂得開出一朵朵甜蜜的花來。她不知道,這段婚姻,以悲劇開始,終以悲劇結(jié)束,她和二哥華洲恩愛美滿的小瞬間,都成了她愛情的祭奠。
玉秋有一顆玲瓏剔透的心。
她天資聰慧。成婚的第二天,躺在床側(cè)的她聽著屋外人聲嘈雜的走動,一下便猜出院里的慌亂定是久病的公爹離世引起的,當(dāng)所有人都在想著瞞住她喜喪同辦的時候,她卻讓劉媽給自己穿上了孝衣。
她善解人意。她知道華洲面對她很難受,所以睡覺的時候總是背對著他,就連玩拍手掌游戲時,還一再滿懷著歉意說二哥好辛苦,二哥好難受。
她寬宏大量。知道姐姐晚秋可能無法生育,而自己一個癱子也無法給閔家延續(xù)血脈,便勸華洲給她再找個二嫂,而她,只要能待在他身邊便已足夠。
她情深義重。她對華洲愛得真切,華洲出征的前一晚,她睡下了卻還是掙扎著起床,到院落里看著他和劉永福舞劍??v然心思泉涌,她也只是那樣安靜的看著,眼里含著熱淚,卻什么也不說。華洲走時,她從床上一路艱難的爬到院落里,只為了把自己的玉佩送給她的丈夫,讓他看著玉佩時有份記掛。
她溫暖貼心,華洲走后,為了緩解閔家壓抑的氣氛,她給華洲舉辦生日宴,帶動閔家人跳洋舞曲,讓歡樂的聲音響起在閔家每個角落。她熱切的期盼華洲平安歸來,卻終究沒等到他的歸來。
玉秋就像一朵解語花,她總是能一眼便讀懂他人的心思,然后用她的柔情去溫暖每一個人。而事實上,她的心比任何一個人都苦,她終日忍受著以抵償被娶的痛苦,卻使得閔家上上下下不但沒有因這門婚事而耿耿于懷,反而在她的開解下,使閔家重新洋溢起深情。然而,玉秋太漂亮太懂事了(PS:這部劇里的楊冪特別美,清麗脫俗,不可方物,比她整容之后要好看太多,絕對是她顏值的巔峰),華洲實在無法控制自己的感情,才決定逃避婚后生活,投軍參加抗法戰(zhàn)爭。當(dāng)玉秋得知丈夫戰(zhàn)死,她表面裝作平靜樂觀,卻在哄得所有人懈怠對她的看顧的時候,在華洲常日伺候她洗澡的木盆中割腕自盡,決然追隨丈夫而去。然而事實上,華洲卻沒有死。
如果華洲不曾出走,玉秋是不是就能躲過這悲慘的結(jié)局。該恨華洲的逃避和個性而為嗎?這一場孽緣的種子早已埋下,后來的一切不幸都無可避免。華洲是真的愛過玉秋的吧。就像他說的,如果一開始他提出娶她是為了化解閔竺兩家的恩仇,而等到她真的進(jìn)了他的家門,她就像暖爐上的開水,把他一顆冰冷的心都給燒得滾燙。抗法戰(zhàn)爭中他身受重傷獲人搭救后回到昆明,看到的卻是玉秋的墳冢,他悲痛欲絕,而玉秋的墳邊他自己的墳冢更讓他無顏面對閔家。為報答救命恩情他回到傣家村寨,并娶妻生子。多年后他炸鐵路殺官兵被關(guān)押待斬首,在大牢里他跪?qū)ν砬锪髦鴾I說“玉秋給他的那段日子是最開心也是最珍貴的”。玉秋進(jìn)過他的心,就再也抹不去。即使后面又成了家,也總還是有個角落是屬于玉秋的。他炸死萬良和美娟,滿懷愧疚,晚秋卻說這個世上只有一個人不會怪他,這個人就是玉秋。是啊,玉秋怎么舍得去怪他呢,無論他做了什么,玉秋都會毫無怨言的原諒吧。
竺閔兩家相斗了一輩子,但都沒有大奸大惡的壞人。精明重利的竺自臻一開始咄咄逼人,也不過是出于對閔壽楠的奪妻之恨,而他的崇尚洋務(wù),則完全是不希望大清朝閉關(guān)鎖國,因封建保守而遭人欺負(fù),而是想要通過經(jīng)世致用強(qiáng)大國家,發(fā)展國家經(jīng)濟(jì)。他也有一顆為國為民的赤誠之心,即使兒子兒媳被華洲炸死,他也沒有遷怒閔家,反而為著華洲被抓而出錢出力想要搭救,這份胸懷,令人欽佩。而與竺自臻性情孑然相反的閔壽楠,臨終刻“誠守”二字,留下“仁義就是謙讓,體統(tǒng)就是忍耐,不與人爭才是大德。對家和為興,對友和為貴,對國和為天”的訓(xùn)誡,讓后代恪守,雖有些迂腐刻板,但其對原則的堅守,也令人折服。
如果說玉秋是至純至善的,那么晚秋則是賢良淑德的典范。她出生在一個到處透著“洋氣息”的開放家庭,骨子里卻有著以夫為綱的傳統(tǒng)思想,軟弱堅忍,賢惠善良,顧大局識大體。而她出過國的經(jīng)歷,又讓她性格深處埋藏著對自己命運(yùn)的抗?fàn)幣c不甘。她為閔家的遭遇深深同情,也為父親對閔家的欺凌所不齒,夾在丈夫與父親之間她為難不已,卻也甚少抱怨,而是以她的智慧一步步瓦解了兩家的恩怨。知道自己不能生育,怕閔家斷子絕孫,她找到華堂的初戀情人阿秀,認(rèn)阿秀的孩子小翠做干女兒,并極力撮合華堂和阿秀再續(xù)前緣,這份不爭風(fēng)吃醋的大度簡直世間少有。
閔家人正直保守重傳統(tǒng)講原則,竺家人激進(jìn)現(xiàn)實重利益懂變通。乍看似乎閔家人更易為人所敬慕,但其實要在時代變遷中遭受非議,勇敢站出來推進(jìn)社會發(fā)展,才是最難能可貴的。閔竺兩家三代分分合合,一味排外和一味崇洋經(jīng)過生死殊途、榮辱與共,終是譜寫出了一部以“和”為主線的愛恨傳奇。